每个月一到排卵期就流褐色的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性的下降,使子宫内膜失去了激素的支持,出现子宫内膜脱落,引起阴道出血。如果出血量不是特别的多,和月经第3天或者第4天的量差不多的话,基本在5-7天就会结束。一般对于排卵期出血,首先要检查宫颈TCT和HPV,检查B超除外宫颈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导致的出血,也要排除子宫内膜息肉、子宫内膜增厚、子宫黏膜下肌瘤等宫腔病变。
排卵期出血的原因
排卵期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周期性变化的特别重要的时期,随着卵巢、雌孕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,这种周期性变化的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,引起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形成了月经。但是有的时候激素会出现暂时降低,这样就维持不住子宫内膜,出现排卵期出血的现象,这种现象常常出血量比较少,2-3天可以自止。出现排卵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:
- 1. 卵泡成熟的速度正常,而黄体的寿命过短,所以导致月经过频,所以会有周期性的出血;
- 2. 雌、孕激素分泌过度,过度分泌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反应,形成了单纯的月经期月经量增多;
- 3. 黄体萎缩不全,雌、孕激素下降延迟,使得经期持续延长,在周期的第五天,子宫内膜不再有分泌期的腺体,应该是再生的增生,但是如果经期的雌、孕激素下降延缓,也会导致有分泌期的腺体,从而出现排卵期的出血;
- 4. 在排卵期雌激素水平有所下降,使子宫内膜失去了激素的支持,而出现部分脱落,从而引起阴道出血。第四种情况是排卵期出血最常见的因素,通常它不是疾病,不需要特殊治疗。
一般情况下,如果偶尔出现围排卵期出血,出血量少且能在2-3天内自行停止,一般不需要治疗,注意日常观察即可。对于频繁出现的围排卵期出血,或出血量较多时,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诊断,除外同时合并的其他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