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体的盆腔深部,有一个安静而又隐蔽的小宫殿,我们称她为子宫,犹如地球上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美景,在卵巢分泌的激素作用下,小小的子宫内每月也演绎着增生期、分泌期、月经期的变化,周而复始,从而有了月经的来潮。有了月经的来潮,平淡的日子增加了色彩,直至有一天,这种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。
子宫受到了创伤、感染等魔头的攻击,若子宫内膜损伤严重,且恢复进程参差不齐,最终一部分宫腔粘连出现了。据观察,妊娠后子宫内膜损伤约占70-80%,常见原因为产后或流产后吸宫、刮宫等,由于妊娠期间子宫柔软且很敏感,以及低雌状态不利于子宫内膜修复,同时感染抑制内膜再生修复,导致宫腔满目疮痍,纤维化形成,宫腔粘连——便如此应运而生了。
由于多次人工流产或刮宫,导致的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,从而导致宫腔粘连的发生。宫腔粘连对于年轻妇女,会出现月经量减少、下腹痛、习惯性流产、甚至继发不孕等症状。
随着宫腔手术的增加,宫腔粘连的发病率随之增加。目前我国宫腔粘连发生率居世界首位,其具体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。若以纤维细胞增生活跃学说为论,一般的炎症修复过程包括炎症期、组织形成期和组织重建期,而子宫内膜损伤只侵及功能层时,尚可由基底层修复,但若达到基底层,子宫基层裸露,可因基底层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等再生障碍,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等,导致内膜不生,功能受损,疤痕或粘连形成。
这需要通过病史、查体和辅助检查手段来综合诊断。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有以下几种:
其实并非所有宫腔粘连均需手术治疗,对于无症状、无生育要求,或者月经量少,但无生育要求,无痛经,无宫腔积血者,可不需要治疗。但若患者出现反复流产,月经量少且有生育要求时需要进行治疗。
目前常用且首选的治疗方法为宫腔镜下子宫腔粘连分离术。手术目的在于使宫腔恢复正常形态,治疗相关症状(不孕、腹痛等),预防再粘连发生,最大限度的保护子宫内膜,促进月经改善,恢复生育功能。
手术治疗方式有很多,但总体分为机械性和能源性两类。这需要根据手术者自身经验、患者病情和个体需求等选择适当方式。
需要谨记的是,有生育要求尽量采用机械分离法,避免使用能源,B超检测下操作安全、准确、特别是宫腔瘢痕切除术。
其实手术解除宫腔粘连后,并非一劳永逸。调查研究显示,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发生率为3.1%-23.5%,其中,重度病例高达62.5%,因此粘连预防非常重要。
为了防止术后宫腔粘连复发,人们想了很多方法,如物理支撑(IUD)、宫腔支撑球囊、羊膜、生物屏障(透明质酸)、雌激素的应用和中药、阿司匹林等其他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药物, 但效果都不甚理想。宫腔粘连的术后复发率依旧很高。也就是说,目前还没有一个措施能完全阻止术后宫腔粘连的卷土重来。